本页是<莆田杜庄学区初级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莆田杜庄学区初级中学

阅读: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08:18
单位介绍

我们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讲质量、求效率、重效益、”为办学目标,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不断强化教职工的精品意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精心定位,以人为材,校本主导,合作发展”,努力打造“博学、爱生、勤耕、乐奉”的教风,“勤奋、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严谨、尊重、勤勉、进取”的校风。 

办学条件优异:学校的硬化面积覆盖校园四分之一左右,教学设施,配套设备,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设施,学校建有校园广播、电子监控、教师电子备课室等,音体美器材完善,较好地满足了正常的教学需求。 

我校中考升学纪录逐年刷新,抚宁一中指标生连年超标。公助上线率为100%。2011年中考,我校有2名同学考入秦皇岛市一中,25名考入抚宁一中,其中徐雪松同学考得全县文综第2名,李雪倩、米文秋同学考得全县英语第4名,张悦同学获得全县理综第10名的荣誉称号。2012年中考,我校82名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有32人以公助身份升入抚宁县学府,创杜庄中学建校以来的成绩。 

杜庄学区初级中学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工业园区,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18092平方米,建筑面积3492平方米;校园内教学楼气派美观,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花草芳香,雕塑别致优雅,是一座园林式的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29人,16个教学班,拥有图书28916册,生均46册。通过历年的发展,学校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值班室、卫生室、图书室等十三个专用教室,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有以杨刚校长为核心的、具有丰富办学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建立了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育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现任教师86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74人,学历合格率为97.4%,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28人。中学二级教师33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班主任2人,市级教师3人,县级教师1人,县级班主任3人,各学科、各学年均有骨干教师,分布合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教育思想先进、富于创新的教师群体,保证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校长——杨刚

197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11年8月任校长至今。曾荣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骨干教师”、“骨干校长”、"政府三等功"、“政府嘉奖”等,在省、市、县级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篇,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省级两项,市级一项。 

校长杨刚正在发表讲话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秦皇岛德育示范校”,“秦皇岛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抚宁县文明单位”、“抚宁县民主评议满意学校”、“抚宁县教育管理先进单位”“抚宁县仪器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好评,社会声誉也在不断提高。 

杜庄初级中学学校荣誉(5张)

公助上线率为100%。2011年中考,2名同学考入秦皇岛市中学,25名考入抚宁一中。2012年中考,82名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有32人以公助身份升入抚宁县中学,创杜庄中学建校以来的成绩。 

一、工作思路:

以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抚宁县教育局、杜庄中心校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杜庄镇教育工作飞跃发展的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的教学工作以积极实施新课程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运行机制,结合学校特点富有创意地实施国家课程,考虑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建设和谐发展的校本课程。聚焦教学,深入内核,落实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用行动诠释课改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以优化教学管理为抓手,增强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刻苦探究,勇于创新,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探索的精神,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目标的培养人才,以达到学生迅速成长进步、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各教研组实施课程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建立健全教学活动的过程督查和质量监控机制,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中考的业绩逐年上升,努力缩小与上游学校的差距,学校的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得以进一步彰显。

三、主要举措:

(一)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管理

l、切实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1)制订教研组发展规划。2011年9月底前,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用课改的理念,教学发展的要求,结合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学习、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资料编写、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制订各教研组建设的规划,经过学校的评审,认真组织实施。

(2)各教研组在开展“学洋思学东庐有效导学先学后教”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享受高效课堂。

首先教研组职能转型:教研组将从“传声筒”变为“孵化器”和“转化器”,教研组孵出文化的场所,为组内每一个成员营造适宜其专业成长的文化氛围。教研组承担五种转化职能,即课程内容教学化、研究课题系列化、研究活动日常化、研究行为制度化、教研工作生命化。培育若干个研究型教研组的典型。

其次教研组长角色转型:教研组长从传统的组织者和沟通者转变为教师状态的解读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和教研组文化的诊断者、策划者和创建者。

创建教研组的精神文化。各教研组研究制定符合本组特点的共同的文化愿景,并能为之而努力。

丰富教研组的物质文化。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研组网上教研互动平台,上传经过课例研究与实践后的“同创共享”教案、教师的课后反思及评课意见、研究课教学录像等。丰富教研组的“文化产品”。

加强教研组的制度文化。各教研组讨论形成日常活动制度,包括常规活动制度、读书交流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课例研究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自主培训制度以及评价制度等。

提倡教研组的行为文化。教师在备课、上课、课例研究等教学活动中落实各项具体制度,形成教研组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

(3)有效开展备课组活动,大力推广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2节课,定时、定内容,开展以听评课、专题讨论、学术研究为主的多元化活动形式。

(4)备课组活动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主备人,备课程序及目标和教学内容,备教法和学习法,备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备德育渗透,注重内容和效果的研究。实行教学教案一体化。发挥集体力量。

(5)根据一学年度的工作业绩及效率评选学校年度的先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并在校园内推广学习。

2完善年级组、教研组双重分层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职责。各层各级做好份内之事,出现问题由各个部门逐层解决,抓好层级管理,其主要内容为:(1)目标管理(2)制度管理(3)计划管理(4)过程管理。教务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将检查情况如实向分管校长作书面汇报,严格执行教学常规,逐步内化教师行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学校要求教师进行教后反思,引导教师养成写教学后记(教后感)的习惯,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放1-2次公开课,每学期至少撰写1份教学反思报告,完成1篇质量较好的教学论文。学校定期开展交流、学习、研讨活动。

4、建立“教师单科指导制”,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法。在培优补差活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活动,学生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的个别学习等方面实行“教师单科指导制”。

5、充分发挥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作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给予心理调节、思想沟通、方法指导等帮助。

(二)关注课堂教学,促进减负增效

l、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构建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学校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以知识学习为主为能力培养为主,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多元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看书、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在参与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得到提高和发展。

(2)推广实行问题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以及情景教学,有效开展开放性教学。今后三年将进一步在各类课程领域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构建适合学科特点、体现学校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推广实行分层次教学,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分层教学体系,优化细化分层教学模式,使学校的教学向多元化、多样化、开放性、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4)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教务处教科室每年对青年教师进行备课、上课的专题指导,让新教师更快地进入角色,熟练教学。建立随堂听课、评课制度。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都要求听一定数量的随堂课,并对教师的随堂课进行评议,填写评议表,侧重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研究。

(5)进一步抓好校内四种类型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课程的探索课。学校要求所有公开课开课教师要写教学后记,谈教学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对外一日公开赛课活动、学校优质课比赛或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为广大教师发展搭建一个平台。

(6)优化教学手段,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引导各教研组充分挖掘组内优势资源并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建立符合教研组发展和教师发展需要的专题特色网页,打造学科特色,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求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达到用网络来支撑教学的目的。

2、加强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

(1)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活学生的外在附加力。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从2011年9月开始,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方法交流会”,首先争对中考学生进行分科分阶段讲座。开展“学习方法咨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研究,寻求具有本人特点的学法,引导教师以研究学法来推动教法的改进。

(3)加强特长学科教育,发展学校的教学特色。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音、体、美、技术等学科教育的特殊功效,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形体的训练,音乐、美术课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强化以美育人,通过学生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网络知识教育认识新世界观。以此培养学生高雅的举止,高尚的情操,高远的志向。注重对特长生的挖掘和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音体美特长生。

(三)科学规范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探索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追求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的管理,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实施内容:

(1)修订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常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建立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教学与教务的信息化管理。

(3)加强对专用教室的管理,为教学提供有效服务。

(4)提高教务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4、坚持开展民主评教和民主评学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研究科学的评价方式和内容,真实地了解学校一个阶段的教情和学情,以便及时地、有效地来调整和改进教学。

(四)立足校本,开发课程

完善学校课程领导,树立“基于学校,走出学校;始于课堂,跳出课堂;源于学科,学科”的课程理念,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模块式、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和综合化的校本课程内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主、和谐地发展。

重点开发学校人文类(德育)特色课程,形成系列。课程开发以“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并纳入学校教育科研范畴,使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重视对已开发课程的资源建设,健全集教案、课件、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为一体的课程资源包,开辟网上教研。

加强对校本课程研发的评价,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听课等综合评价与学生“满意度”评估,提出整改措施,从而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 

新校区的建筑工作竣工在即,动工于2013年,规划400米封闭跑道,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市县级重点建筑,计划将于2014年8月竣工,9月迁址。校址位于:抚宁县杜庄镇蓝图嘉园西侧。

陈慧卿局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强化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内涵。杜庄学区新建校大道小学及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标准在省“4138”标准设计之上,在我市名列前茅,两所学校在投入使用以来管理水平及内涵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教育的优质与均衡发展提供保障,今后要在打造名校上再下功夫。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教育局要继续加大小学科、幼儿教师调配上的倾斜,采用干部、教师交流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让学生享受均衡的师资资源。三是强化教育装备配备,提供优质教育。四是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以来,从环境布置、区域活动的开展、一日活动的安排、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趋于规范,面貌焕然一新,逐渐提高了保教水平,要争创市级、省级一类园,同时也要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 

新校区建设领导视察(2张)

老校区的环境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